2024年10月20日下午,中华环保联合会在北京市主持召开了由北京师范大学,重庆大学共同完成的“流域面源传统污染物与新污染物精准溯源理论与方法”项目科技成果评价会议。依据《关于完善科技成果评价机制的指导意见》《科学技术评价办法》等有关规定,按照科技成果评价的标准及程序,本着科学、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经专家质询、答辩,最终形成评价结论,评价委员会一致同意该项目通过科技成果评价,并评定该成果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构建的面源颗粒物分类溯源方法和面源污染溯源模型等关键技术属国际领先水平。
本次评价委员会由中国工程院院士侯立安、清华大学教授吴静、首都师范大学教授王晓燕、华北电力大学教授牛军峰、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赵洪涛、国能集团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院教授级高工钟振成、北京工商大学教授王晓伟七位行业专家组成,侯立安院士担任评价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陈磊、副教授殷立峰、副教授马玉坤、重庆大学副教授陈忠礼、副教授邵迎,水专委会员部主任李伟参加会议。会议由中华环保联合会水环境治理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刘愿军主持。
会上,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陈磊就“流域面源传统污染物与新污染物精准溯源理论与方法”项目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汇报内容涵盖了项目的背景介绍与总体战略规划、核心技术要点与创新突破、国内外同类技术的对比分析、知识产权保护状况、用户反馈意见以及项目的推广应用进展等多个方面。整个汇报过程严谨细致,体现了项目的科学性与创新性。
评价委员会认真审阅了评价资料,听取了成果汇报,经质询讨论,形成如下评价意见:
(1)针对面源颗粒物来源复杂、粒径效应明显、溯源结果偏差大等问题,揭示了面源颗粒物粒径效应及累积-冲刷-传输全过程作用机理,构建了面源颗粒物分类溯源方法和面源污染溯源模型技术体系,实现了面源全过程、精准化定量解析。
(2)针对复合暴露下关键致毒物难以甄别、浓度低且检测信号弱、风险来源不清、溯源耗时长等难题,研发了基于毒性效应导向的新污染物溯源技术和便携式装备,突破了新污染物精准溯源技术瓶颈,提升了溯源精度和准确度,分别达到分钟级和具体行业。
(3)针对农业源难以精准定位、工业园区污染来源复杂和多种污染源叠加区分难等问题,突破了多维度网格化、实时预警精准溯源和分类分级溯源的技术瓶颈,构建了适用于农业型流域、工业园区、多源复合型流域的三种溯源模式。
本项目共发表学术论文68篇(SCI收录58篇,其中7篇为ESI高被引),出版学术著作1部,授权发明专利13件(含国际专利2件),软著著作权12项,出版著作6部。成果服务于国家第二次污染源普查,被北控水务等多家单位采纳应用,推动了流域水污染溯源领域的科技进步与发展,应用前景广阔。
综上所述,评价委员会一致认为该项目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构建的面源颗粒物分类溯源方法和面源污染溯源模型等关键技术属国际领先水平。同意通过科技成果评价。
科技成果,作为各技术持有单位持续努力与奉献的结晶,历经专业且严谨的专家团队审核,已赢得了广泛而高度的认可。这不仅是对科研人员辛勤工作与卓越创新的肯定,更是激发了他们继续探索与创新的强大动力。同时,这些成果为申报国家、地方及行业各类科技奖项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争取政府及财政科技经费支持、推动科研人员职称晋升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更为其后续的市场推广与产业化进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注入了强劲的发展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