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环保联合会 今天是2024年10月18日

【成果评价】“地形高契合低碳生态农村污水精准处理技术转化与推广”

 

依据《关于完善科技成果评价机制的指导意见》《科学技术评价办法》等有关规定,按照科技成果评价的标准及程序,本着科学、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2024年9月19日下午,中华环保联合会在北京市主持召开了由南京师范大学、凌志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江苏环保产业技术研究院股份公司、东南大学、国合绿能生态(无锡)有限公司共同完成的“地形高契合低碳生态农村污水精准处理技术转化与推广”项目科技成果评价会议,经专家质询、现场答辩。评价委员会一致认为该科技成果通过鉴定,并认定该成果总体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其中基于卯榫结构的模块化生物滤池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本次评价委员会由中国工程院院士侯立安担任主任委员,中国城镇排水协会排水分会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甘一萍担任副主任委员,北京林业大学教授张立秋、生态环境部土壤中心研究员李松、清华大学教授汪诚文、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焦文涛、北京工商大学副教授王晓伟等五位同行专家组成,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副院长、教授宋海亮,凌志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设计院院长、高级工程师刘会平,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博士梁文伯,水专委会员部主任李伟参加会议。会议由中华环保联合会水环境治理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刘愿军主持。


会上,成果完成单位代表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副院长、教授宋海亮对“地形高契合低碳生态农村污水精准处理技术转化与推广”项目进行了详细汇报,包括项目背景与总体思路、主要技术内容和创新点、国内外技术对比、知识产权情况及用户评价和推广应用情况等。


评价委员会认真审阅了评价资料,听取了成果汇报,经质询讨论,形成如下评价意见:

1. 项目提供的技术资料齐全,符合科技成果评价要求。

2. 项目组针对水网密集地区、丘陵山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过程中存在的痛点和难点,研发了4项关键技术与模式,并进行了工程应用。主要创新点如下:

(1)以聚丙烯材料为基础构建了高分子水处理滤箱,可通过卯榫结构实现多孔箱体的相互衔接,由此构成的模块化生物滤池结构巧妙、能耗低,适用于水网密集地区。

(2)研发了装配式梯式生态滤床处理设备,布水结构简单,适用于丘陵地区。

3. 该成果申请国家发明专利与实用新型专利几十项,获得软件著作权多项,成果已在江苏、湖北等多地进行工程应用。

评价委员会一致认为,该成果总体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其中基于卯榫结构的模块化生物滤池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同意通过科技成果评价。

会议最后,中华环保联合会水专委秘书长刘愿军向研制单位取得的成绩表示祝贺,向评价委员会专家表示衷心的感谢。专家团队针对本次评价项目,秉持着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的原则,给予了全面而中肯的评价,不仅认可了项目的价值,还提出了极具前瞻性和建设性的宝贵意见与建议。这些宝贵的意见与建议,无疑为研制单位后续的成果转化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将有力推动相关技术在环保领域的深入应用与持续发展。

微信群微信群
关注公众号关注公众号
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