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名称:国家“高污染、高环境风险”产品名录制定方法体系与政策机制研究获奖等级:特等奖主要完成单位: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主要完成人:葛察忠、李晓亮、董战峰、李婕旦、杜艳春、王青、贾真、高山、冀云卿、李晓琼、林爱军、李永亮、龙凤、郝春旭、程翠云
项目研发团队合影
项目简介:《国家“高污染、高环境风险”产品名录制定方法体系与政策机制研究》属于环境经济政策研究领域,项目旨在对“高污染、高环境风险”产品名录(以下简称“双高”名录)制定应用的基础理论、方法体系、标准规范、实证编制、政策机制、信息系统、实践应用等进行系统深入研究,为建立健全“双高”产品管理制度体系和完善环境经济政策体系提供科技支撑。项目取得如下创新成果:(1)提出了一套适用不同需求、定量定性相结合的“双高”产品名录判断方法体系;(2)运用C2R模型构建了基于DEA的环境绩效指数定量评价方法;(3)建立了“双高”产品名录与政策调控的作用机制和政策工具包。项目成果能实现从国民经济海量异质产品中快速精准筛选识环境重点管控产品,促进环保与经济、产业、金融、贸易、财税等多部门政策协调发力,实现环保效益最优、经济产业社会代价最小的产业绿色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产生显著生态环境效益和绿色发展综合效益。研究成果支撑筛选发布12个批次932项“双高”产品,成为国家产业、贸易、税收、信贷、监管等政策制定或者调整的环保依据,有关部门基于名录成果发布政策50余项以上。江苏、四川、湖北、陕西等20余个省份将其作为差别化环评审批的依据和项目环保准入条件。“双高”名录在铬盐、钛白、酵母等行业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工业废水治理工程技术规范、排污许可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等多项技术政策中得到应用,完善环保技术政策体系。“双高”名录在绿色采购、绿色投资、绿色金融、自愿协议等方面得到企业、金融机构等广泛采纳,形成基于“双高”的市场自律体系。为支持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和“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提供依据,实现二硫化碳、硅酸钠等73项“双高”产品重污染工艺全部淘汰,推动相关产品清洁工艺占比平均提升40%,促进80余种“双高”产品企业开发清洁工艺100余种,化工、轻工等行业“双高”产品的产量和出口量均明显下降,每年减少产生约20亿吨废水、5000亿m3废气、32亿吨固废(包括1750万吨危废),全面促进生产和消费行为绿色化,环境和社会效益显著。
图1名录制定方法体系所含五种主要方法的定量化程度与全面程度分析
表1 名录制定五种主要方法适用范围
图2 典型“双高”产品生命周期各个阶段环境影响量化贡献——以纺织品为例
图3 基于DEA的“双高”产品筛选平台
图4 “双高”产品历次研究成果正式发布
结语: 为了鼓励和表彰在生态环境领域科学技术进步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充分调动广大生态环境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激发生态环境科技工作者的创新热情,促进我国生态环境领域科学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推动美丽中国建设,中华环保联合会特设立面向全国的“中华环保联合会科学技术奖”。
“中华环保联合会科学技术奖”每年评选一次,下设科技进步奖、自然科学奖和杰出青年科技奖三个子奖项。
欢迎各界环保人士,积极参与2022年度科学技术奖相关工作。
联系电话:010-80570036 / 18518703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