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环保联合会 今天是2025年02月05日

【成果评价】“基于RHL-MBBR的模块化装配式污水应急处理组合技术” 通过科技成果评价

 

日前,中华环保联合会在线上组织召开了由江苏省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江苏泰源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水艺环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东南大学共同完成的“基于RHL-MBBR的模块化装配式污水应急处理组合技术”项目科技成果评价会议。依据《关于完善科技成果评价机制的指导意见》《科学技术评价办法》等有关规定,按照科技成果评价的标准及程序,本着科学、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经专家质询、答辩,最终形成评价结论,评价委员会一致同意该项目通过科技成果评价,并评定该成果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本次评价委员会由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总院正高级工程师万年红、浙江工业大学教授李军、重庆市科学技术研究院教授雷晓玲、东华大学教授高品、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研究员刘锐五位行业专家组成,会议由中华环保联合会水环境治理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刘愿军主持。水专委会员部主任李伟、江苏省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吴天祺、泰源环保朱亮、水艺环保集团王敏等人参加会议。

会上,江苏省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吴天祺就“基于RHL-MBBR的模块化装配式污水应急处理组合技术”项目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本技术基于传统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工艺进行改良优化,具有抗污染冲击、耐受低温、节约投资等优点,适用于污水处理、黑臭水体治理等多种应用场景,结合区域水环境整治工作作为一种治理措施可以解决污水处理负荷不足、污水混排等造成的水污染问题。着眼全国水环境治理工作,城镇及农村生活污水收集率仍有待提升,黑臭水体暂未完全消除、排污口直排问题依然存在,污水溢流现象时有发生,改良型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集成技术与装备具有较大应用空间及应用前景。


评价委员会认真审阅了评价资料,听取了成果汇报,经质询讨论,形成如下评价意见:1.项目提供的技术资料齐全,符合科技成果评价要求。2.研发了基于RHL-MBBR的模块化装配式污水应急处理组合技术,并进行了工程应用。主要研究成果和创新点如下:(1)建立了基于M-H-B耦合的复合改性载体材料制备方法,研制了M-H-B复合改性载体材料,载体挂膜效率、稳定挂膜量较普通改性载体显著提升。(2)通过筛分获得了耐低温菌,制备了海藻酸钠包埋耐低温微生物菌剂,扩大了处理系统的适应温度范围。(3)研发了“气源自给型气刀”防载体堵塞装置,改善了反应器内部扰动状态;采用全栓接技术集约化设计、多功能标准化模块,形成了RHL-MBBR模块化装配式污水应急处理集成装备。(4)工程应用较常规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COD、氨氮等去除效率提升10%左右,吨水建设成本降低10%以上。3.成果已在江苏、浙江、四川等区域进行工程应用,总规模达到26.3万吨/日。获得授权专利20件(其中发明专利11件),发表论文3篇。评价委员会认为该成果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同意通过科技成果评价。


      项目团队以水环境质量改善为核心,长期致力于水环境治理与水生态修复技术研究,形成“河湖水质提升-河湖水生态修复-面源污染治理”的流域水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与修复技术体系。在水环境、水资源、水生态“三水统筹”的基础上,综合考虑水安全保障、水景观提升、水智慧管理,推动“六水共治”,形成流域水生态环境治理全链条技术服务能力。团队主要研究方向为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河湖水质提升与污染防控、模块化装配式污水净化设施、河湖水生态修复与健康评估、生态安全缓冲区建设、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应急监控预警与处理处置。


微信群微信群
关注公众号关注公众号
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