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环保联合会 今天是2024年11月23日

投入近4000万元支持80个项目开展研究,湖北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今年以来,湖北省聚焦短板开展针对性科技研究,推进系统治理、综合治理,实施“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细颗粒物和臭氧污染协同防控”的“一市一策”驻点跟踪研究,进一步深化科技成果转化途径,提升成果转化服务效率,为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提供科技支撑。


“一市一策”实施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驻点跟踪研究


“一市一策”驻点跟踪研究是生态环境部推进落实中央精准、科学、依法治污要求的一个有力抓手,并作为重要经验纳入《百城千县万名专家生态环境科技帮扶行动计划》,是构建新时期服务型生态环境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模式,是科技支撑地方深入打好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的重要举措。

上半年,湖北省在黄冈市组织召开了沿长江7个城市(宜昌、荆州、武汉、咸宁、鄂州、黄冈、黄石)及沿汉江2个城市(襄阳、荆门)第二期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驻点跟踪研究启动会。会议认真梳理总结了第一期取得的成效,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审议了各城市驻点工作实施方案,探索了“边研究、边产出、边应用、边反馈、边完善”协同创新工作模式。


湖北省生态环境厅科技与合作处张忠华处长介绍,此次会议主要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长江大保护的决策部署,总结第一期驻点跟踪研究工作的经验与成效,部署第二期工作。二期工作将在一期成果成效的基础上,从生态系统整体性和长江流域系统性出发,聚焦水生态保护的技术和能力短板,开展针对性研究,点线面结合,推动全省水生态环境管理工作由水污染治理向水生态、水环境、水资源等全流域、多要素系统治理、综合治理快速转变。


“一市一策”开展PM2.5和O3污染协同防控驻点跟踪研究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是党的十九大明确的三大攻坚战之一,打赢蓝天保卫战是其中的重中之重。近年来,虽然湖北省大气环境呈现持续快速改善态势,但与人民群众对蓝天白云、繁星闪烁的期盼,与美丽中国建设目标相比还有一定差距。


为协助做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助力改善今年以来大气污染不利形势,充分发挥科技在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和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支撑引领作用,今年上半年,湖北省在荆门市组织召开驻点帮扶4个城市(武汉、宜昌、襄阳、荆门)第二期跟踪推进会,与地方政府及企业积极互动,进行驻点跟踪研究和技术指导,把脉问诊开药方,提出针对性、科学性、操作性强的“一市一策”生态环境综合解决方案。此次会议还邀请周边4个城市(荆州、黄石、孝感、黄冈)生态环境局参加推进会,探讨大气污染联保联防联控之策。


此次推进会以细颗粒物(PM2.5)与臭氧(O3)污染协同控制、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为目标,以推动挥发性有机物(VOCs)和氮氧化物(NOx)协同减排为主线,研讨交流大气污染防控“一市一策”工作,形成“一市一策”综合解决方案,跟踪评估管控措施的实施效果。


张忠华表示,下一步,湖北将推进驻点帮扶跟踪研究,明确工作目标、完善有关机制,注重协同推进,发挥科技攻关支撑作用,切实提升各地精准、科学、依法治污水平。


“一难一攻”发挥科研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服务保障作用


湖北发挥科研在生态环保中的服务保障作用,上半年,组织开展省级科研项目的征集工作,生态环境系统、高校、科研院所、企业51家单位上报课题168项,其中69个项目已通过初审。同时,组织省内企业开展先进水污染防治技术申报工作,共向生态环境部推荐了防堵塞土壤深度处理污水技术、畜禽养殖废水处理及资源化技术、老龄垃圾渗滤液全量处理技术、等模数IBR污水处理工艺及装备、垃圾渗滤液全量化/无浓缩液处理等5项先进技术。


截至目前,全省已投入近4000万元支持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在水、大气、土壤污染防治、环境管理、环境标准、环境示范工程等80个项目开展研究,取得一批科研成果。建成省级环保实用技术推广平台,设置“申报”“评估”“公示”和“供需信息”等栏目,集中展示国家和省级发布的环保实用技术50项,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湖北还积极组织开展科技培训、科普宣传、科技成果推介。今年以来,全省生态环境系统共举办科普活动69场次,各级各类科普人员参与3430人次,线下群众参与6927人次,线上参与93300人次。


来源:中国环境APP

微信群微信群
关注公众号关注公众号
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