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决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奋力开启美丽龙江建设新征程 ——贾君在2021年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发布日间:2021-02-19   浏览次数:948


坚决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奋力开启美丽龙江建设新征程

——在2021年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贾 君

(2021年2月18日)


同志们:

这次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省委十二届八次全会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认真总结“十三五”和污染防治攻坚战工作,分析当前生态环境保护面临的形势,深入谋划“十四五”工作,安排部署2021年重点工作。

下面,我讲四个方面意见。

一、认真总结“十三五”和污染防治攻坚战工作,准确把握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取得的历史性成就,进一步坚定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心和信心

过去五年,特别是污染防治攻坚奋战的三年,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科学指引下,在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面对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全系统广大干部职工迎难而上、砥砺奋进,解决了一大批长期想解决而未解决的突出问题,办成了一大批长期想干而没有干成的大事要事,全面开启了龙江环保事业历史新篇章。

——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根本遵循,生态环境保护的思想理念和责任体系全面深化。始终把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作为主线,深化“生态环境保护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和情感认同,坚决扛起生态环境保护的重大政治责任,坚决贯彻党中央、省委决策部署,“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成为全省上下的思想自觉。全面建立生态环境保护党政责任体系,省委省政府58次会议、51件(次)批示、21次现场调研部署环境保护工作,省市县(区)均成立环保委员会,出台污染防治攻坚战考核办法,建立“省级领导联系推动、省直部门督导推进、责任主体具体落实”推动体系,各地各部门严格落实“管生产管环保、管发展管环保、管行业管环保”机制,全省“大环保”责任体系全面形成。

——坚持以精准科学依法治污为方法路径,污染防治攻坚战阶段性目标全部实现。组织13场标志性战役统筹推动蓝天、碧水、净土、美丽乡村、原生态五大保卫战,全省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减少,“十三五”碳强度下降目标提前超额完成,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到2020年底,全省环境空气优良天数比例为92.9%、PM2.5未达标地级及以上城市浓度下降31.3%、地级及以上城市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比例下降52.3%,分别高于国家目标5.0、16.3和37.3个百分点。水环境质量62个国考断面优良水体比例为74.2%,高于考核目标14.5个百分点。土壤环境质量受污染耕地、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分别达到92%、100%,完成国家要求。攻坚战13项总体指标144项具体任务全部完成,“十三五”约束性指标全部实现,2019年成效考核位列全国优秀序列。

五大保卫战硕果累累。蓝天保卫战,实施散煤污染治理“三重一改”攻坚行动,全省削减散煤319.51万吨。县级以上城市建成区淘汰改造10蒸吨及以下小锅炉3302台。106台煤电机组实现超低排放,完成1454家“散乱污”企业治理,搬迁改造38户危险化学品企业。秸秆全域全时段全面禁烧取得重大战果,2019-2020年度禁烧期降至“零火点”。碧水保卫战,深化松花江流域治理,62个国考断面劣V类全部消除,倭肯河治理受到国务院通报嘉奖。44条城市黑臭水体全部治理,72个老工业集聚区实现污水集中处理,43个县级以上水源地保护区208个环境问题全部整治。净土保卫战,全省125个县(市、区)全部完成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分,优先保护类占比99.87%。全面完成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调查,完成信息采集和风险筛查地块1235个。加强地下水污染防治,全省2418个加油站、9613个油罐全部完成改造。美丽乡村保卫战,完成1400个建制村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编制实施全省农村生活污水排放标准和110个县域治理专项规划,45个县级以上饮用水源地222个村屯生活污水收集工程全部完工。原生态保卫战,严格生态保护红线监管,持续开展“绿盾”自然保护区强化监督专项行动,查处各类违法违规活动,整治完成自然保护区“四类重点”问题319个。虎林市、黑河市爱辉区、大兴安岭漠河市、建三江管理局获得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命名和表彰。

中央环保督察问题整改成效显著。坚持把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作为重大政治任务、重大民生工程、重大发展问题来抓,推进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对哈尔滨、齐齐哈尔、牡丹江、鹤岗、绥化5市开展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和专项督查,对市(地)和有关单位发布预警函99份、约谈30次、挂牌督办35次,集中攻坚重点难点问题。哈尔滨市向阳垃圾处理场、小月亮湾垃圾堆放点,齐齐哈尔市污泥处置、电石渣污染、昂昂溪区纳污坑塘等国家高度关注、人民群众反响强烈的环境民生问题得到彻底治理。2016年中央环保督察和2018年“回头看”反馈的116项环境问题全部完成整改,转办的5613件信访案件全部办结,严肃追责问责1973人。

重大突发环境事件有效应对。3·28伊春鹿鸣矿业尾矿库泄漏是全国近20年来尾矿库泄漏量最大、应急处置难度最大、后期治理修复异常艰巨的重大突发环境事件。生态环境战线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要求,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决扛起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政治担当,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应急指挥部和国家专家组工作部署,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响应机制、第一时间开展环境应急监测、第一时间关闭涉事水源地,383名监测骨干星夜奔赴现场,全系统500余人14天坚守奋战,精准实施“截污削峰”“絮凝沉降”两大工程,呼兰河钼浓度全线达标,实现超标污水不进入松花江应急目标,生态环境部评价为“突发环境事件应对的成功范例”。

坚决打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第一时间建立疫情防控7项机制,迅速构建严密的防控制度体系,严格实行分类精细化管理,全系统实现“零确诊”。严防疫情环境风险,紧盯医疗废物处置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深入定点防疫医院医疗废物贮存场所调研,周密部署环境管理工作。第一时间赴牡丹江、绥芬河重点疫区指导医疗废物处置,紧急调配设备迅速提升应急处置能力。2020年全省累计处置医疗废物2.6万吨,全部实现闭环安全处置。632个定点医院、集中隔离点污水全部有效处理,投入4873万元支持17家医院污水处理设施升级改造。针对城市河流上游、污水处理厂排污口下游、饮用水水源地等重点区域,精准实施全省疫情防控环境应急监测,全省生态环境质量未受疫情影响。

——坚持以优化营商环境为载体抓手,服务“六稳六保”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显著。成立重大项目工作专班,出台环评审批服务重大项目10项措施。疫情发生以来,相继出台优化营商环境15项措施、服务企业复工复产支持企业平稳健康发展16条措施,实施环评审批正面清单,豁免管理59小类、告知承诺制审批54小类行业项目,较国家清单类别分别增加98%和23%。开展“环评百人帮百企”服务,2020年全省429个“百大项目”通过环评审批。全面实行包容审慎监管,建立监督执法正面动态清单,实施差异化执法监管,利用科技手段推行非现场监管,规范行使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有力促进经济秩序有效恢复。

——坚持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为内生动力,生态环境队伍力量实现历史性发展。全面完成生态环境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重大历史任务,大刀阔斧推进行政机构改革、监测垂直管理改革、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环境质量实现省级监测和考核、环保督察实现省级和区域派出双层级推动、监管执法实现省级一条线管理。改革后全省机关行政编制1333名,新增351名;执法队伍编制2627名,新增848名;监测队伍编制1678名,新增91名。全省898个乡镇、399个街道全部明确环保机构,配备专兼职工作人员2562名。改革有效推动责任落实,原分散在5个部门的环保职责整合到生态环境部门,环境保护的整体性、协同性、权威性明显增强,“大环保”格局全面构建,一体化监管体系集中发力。改革后全省环保力量实现系统性、革命性重塑,职责定位更加清晰明确,标准流程更加完善规范,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机构职能新体系有力助推污染防治攻坚战。

——坚持以提升基础能力为支撑保障,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治理能力逐步迈向现代化。政策制度更加完善,制定实施维护国家生态安全意见、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实施意见、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清单系列政策措施,全面推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基本实现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全覆盖,圆满完成全省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初步建立。监管执法不断深化,深入开展秸秆禁烧督查、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强化监督、污水处理厂运行监督等专项行动,五年来全省各级生态环境部门行政处罚6.97亿元,移送涉嫌环境污染犯罪案件63起。监测能力大幅提升,全省新建34个空气自动监测站、17个水质自动监测站,辐射监测网实现全省县域城市全覆盖,形成的一系列开创性环境应急监测机制、制式和方法受到生态环境部充分肯定。科技支撑有效发力,“水专项”圆满收官,多项成果为松花江流域水环境改善提供坚实支撑。深入开展与哈工大等科研院所对接交流,水、大气、土壤等领域取得显著成果。建设运行生态环境大数据信息管控平台,实现环境监管可预警、可研判、可溯源。财力投入有效保障,五年来共争取中央生态环境专项资金17.77亿元,推动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农村环境整治等重点领域治理项目341个,流域补偿试点扣缴1.66亿元、补偿1.86亿元。舆论宣传精品纷呈,主流媒体发稿1万余篇,与省广播电视台新闻联播、新闻夜航、新闻法制开设专栏,深度报道污染防治攻坚战,曝光一大批环境突出问题,每两月组织一次新闻发布会,抢占舆论高地,传播环保好声音。

——坚持以全面强化政治建设为第一要求,全系统干部队伍展现良好铁军风貌。五年来,我们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营造风清气正良好政治生态的重要嘱托,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高质量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高标准推进中央巡视和省委巡视反馈问题整改,高站位贯彻落实党中央、省委决策部署,全系统党员干部对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认识更加深刻、行动更加自觉。深入实施党建提升工程,开展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三年攻坚,党的组织体系建设有效全覆盖。坚持标本兼治,做细做实日常监督,一体推进监督执纪问责与警示教育,深入排查细化廉政风险点,认真落实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坚定不移反腐倡廉、正风肃纪。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一批援疆援藏、驻村扶贫、信访维稳等基层一线的标兵骨干脱颖而出,一大批讲政治、敢担当、善作为的优秀干部在攻坚战中迅速成长。我们的队伍正发生脱胎换骨的重大变化,在生态环境保护的伟大攻坚中,全系统干部队伍展现了新时代环保铁军良好的工作状态和精神风貌。

回顾五年来的探索与实践,我们一路攻坚克难,风雨兼程,取得的成绩实属来之不易,探索积累的成功做法和经验启示需要深入思考。一是必须提高政治引领的思想站位。五年实践证明,党的领导是“十三五”环保事业取得辉煌成就的坚强政治保障,要一以贯之、坚定不移强化政治建设,不断深化环境保护是业务性很强的政治工作的认识,始终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引领,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二是必须树立统筹施策的系统观念。五年实践证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必须牢固树立底线思维、生态思维,按照生态系统的整体性、系统性和内在规律精准施策,坚持源头防控、过程管控、末端治理的系统观,实施全生命周期、全过程管理。三是必须发挥法治约束的刚性作用。五年实践证明,探索建立的各领域联席会议制度、重污染天气应对联防联控机制、行刑衔接机制、部门联合监管执法机制、省级督察机制,等等,充分发挥了法治化制度化的刚性约束作用,必须一以贯之深入坚持。四是必须突出科学治污的方法路径。五年实践证明,环境治理要更加注重环境问题的理性思考和科学治理,不断强化环境问题成因机理及时空和内在演变规律的研判,充分依靠科技支撑,不断发挥专家治污作用,这是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五是必须强化协同治理的攻坚合力。五年实践证明,解决环境问题必须上下贯通、协同作战,要一以贯之组织总体战、攻坚战、歼灭战等一系列梯次渐进的攻坚行动,充分发挥各市(地)、各部门协同联动、集成作战的合力效应。

同志们,回眸悠悠路,成就与光荣要永远铭记,精神与经验要继续传承,我们致敬“十三五”,致敬环保人!放眼未来航,续写“十三五”的成就与辉煌,开启“十四五”的光荣与梦想,我们务必同心同德、乘势而上!

二、清醒认识面临的严峻形势和重大机遇,科学定位和谋划“十四五”目标任务和重要举措,切实增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使命感和紧迫感

(一)关于“十四五”时期的整体形势分析。

面对国际国内形势,准确把握进入新发展阶段的形势变化,做到心中有底。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进入加速演变期,国际形势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广泛深远,宏观形势的深刻复杂变化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必将带来深远影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仍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生态环境保护的结构性、根源性、趋势性压力总体上尚未根本缓解,生态环境质量从量变到质变的拐点尚未到来,并随着边际效应不断递减,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的难度加大。我们要强化大局观念和战略思维,保持战略定力,警醒面对宏观发展形势的深刻变化,善于在全局中谋划工作、在危机中把握先机。

面对我省发展实际,准确把握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基本要求,做到心中有数。客观分析,生态环境保护仍面临诸多风险挑战。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调整的艰巨性将持续给环境保护带来压力,碳减排任务异常艰巨;秋冬季大气污染问题仍很突出,哈尔滨、绥化等重点区域重污染天气实现标本兼治仍面临很多瓶颈问题;新纳入国控考核的中小支流水质污染突出,部分仍是劣V类水体,城市内河和黑臭水体反弹风险较大;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治理基础薄弱,环境基础设施仍是突出短板;环保产业刚刚起步,以科技赋能环保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基础还很薄弱;环境治理经济和法治手段还不足,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亟需加强。特别是当前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经济社会面临的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多,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统筹发展和保护的难度增加,生态环境保护任重道远。我们要强化忧患意识和底线思维,牢牢把握“十四五”时期贯彻新发展理念“减污降碳、协同治理”这一基本要求,坚持方向不变、力度不减,坚定不移把生态环境保护事业向前推进。

面对新的历史任务,准确把握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工作定位,做到心中有谱。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擘画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蓝图,提出了2035远景目标和“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方针、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提到要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基本实现。省委明确“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提出要取得“10个新突破”,其中明确指出“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突破”,提出“生态环境更加优良,建成生态强省;污染防治攻坚战不断取得重要成果,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降低,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的整体目标,这些都为我们“十四五”时期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我们要强化政治担当和行动自觉,牢牢把握“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的历史方位和战略定位,坚决落实好党中央和省委部署的任务,科学谋划未来五年生态环境保护目标和美丽龙江建设的实现路径。

(二)关于“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总体考虑。

整体上要遵循四条根本原则。一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基本遵循。紧紧围绕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确定整体思路,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整体保护、宏观管控、综合治理。二要以持续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目标。紧紧围绕坚决落实党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来定位总体目标,突出“减污降碳”这一根本任务,统筹结构优化、污染治理、总量减排、达标排放、生态保护等环境管控措施,坚持标本兼治、协同治理,严控污染增量,减少存量,提升质量。三要以补齐环境民生短板为宗旨导向。紧紧围绕提升人民群众环境幸福感安全感来确定主攻方向,加快解决人民群众高度关注的重污染天气、垃圾污水处理、畜禽养殖污染等突出环境问题,特别要加快补齐环境基础设施短板。四要以建设现代化治理体系为根本保障。紧紧围绕提升现代化环境治理能力来确定思路举措,严格落实生态环境责任清单,深化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健全环境监测网络,强化环境监管力度,特别是要全面加强能力建设,提升环境智慧监测、综合执法、科技支撑、财力保障等基础能力水平。

(三)关于“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整体思路。

“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的总体思路:深入贯彻落实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认真学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对标2035远景目标和生态强省建设,坚持以生态修复、环境保护、减污降碳、绿色发展为方向,坚持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方向不变、力度不减,拓宽广度、延伸深度,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统筹推进常态化疫情防控、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持续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生态环境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龙江加快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奠定坚实的生态环境基础。

一是坚持“一条主线”,聚焦“减污降碳”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坚持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主线,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充分发挥生态环境保护对经济发展的优化调整作用,牢牢把握“实现减污降碳协同效应”总要求,把降碳摆在更加突出优先的位置,更加注重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以生态环境的高水平保护推动绿色规划、绿色设计、绿色投资、绿色建设、绿色生产、绿色流通、绿色生活、绿色消费、绿色转型、绿色发展,让经济增长的“含绿量”明显提升,在提升绿水青山“颜值”中做大金山银山“价值”。

二是坚持“三个治污”,聚焦“提高质量”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坚持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更加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从被动到主动,从治标到治本,从点位突破到整体推进,构建全方位长效机制,利用五年时间实现全省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全覆盖、重点流域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全覆盖、省级及以上工业园区污水集中达标处理全覆盖、工业企业污水稳定达标排放全覆盖、20蒸吨以上锅炉稳定达标排放全覆盖、钢铁焦化企业脱硫脱硝全覆盖、耕地分类管理全覆盖、建设用地污染地块安全利用全覆盖、县域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专项规划实施全覆盖、医疗废物处置全覆盖“10个全覆盖”,天然河湖劣V类水体清零、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清零“2个清零”,重污染天气“1个基本消除”,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三是坚持“五个导向”,聚焦“能力提升”加快现代环境治理体系建设。聚焦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2035年基本实现和2050年全面实现的总体目标,牢牢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需求导向、效率导向,深化改革创新,探索实施生态环境系统“引智育才”工程,推动环保产业、科技创新、人才聚集等领域央地合作,加快完善生态环境监管制度体系,全面夯实科技支撑体系,提升生态环境监管、执法、监测、信息、科研等基础保障能力,加快形成与治理任务、治理需求相适应的能力和治理水平。

三、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全面做好2021年重点工作,为“十四五”起好步开好局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意义的一年,是龙江加快实现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关键一年,是“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局之年,做好今年工作意义重大。2021年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总体要求和工作思路是: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根本遵循,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省委十二届八次全会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更加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力实现重点工作九方面新突破,为“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起好步开好局,以优异成绩向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献礼。

(一)科学编制“十四五”规划,在强化顶层设计上取得新突破。严格对标对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和省委“十四五”规划建议明确的新目标新任务新要求,统筹综合规划与专项规划,兼顾全省情况与各地实际,科学研究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生态环境保护举措。一是坚持高起点谋划。锚定“十四五”时期我省“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突破”这一总方向,以更高站位更大格局更广视野,从总定位总目标中找准方向,把加强顶层设计和坚持问计于民统一起来,邀请省内外专家学者参与规划编制,高标准高质量设计好“十四五”时期龙江生态环境保护的发展之路。二是坚持高质量策划。重点围绕落实“10个全覆盖、2个清零、1个基本消除”刚性任务,在指标设定上突出亮点,加强上下衔接和左右协调,在落实国家整体要求基础上体现我省特色。在任务安排上突出重点,聚焦全省突出环境问题,拿出标本兼治、务实管用的治理措施。在工程项目上突出闪光点,全力推进生态环境领域重大项目建设,着力补齐环境治理设施短板。在方法路径上突出创新点,善于在工作中探寻并总结规律,用创新的理论和周密的部署推动工作落实。三是坚持高标准规划。要科学规划,有效衔接“十三五”规划和“三线一单”成果,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增强规划前瞻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要专业规划,围绕生态环境保护重点领域,协调推进编制各专项规划,形成以综合规划为统领、各专项规划为支撑的规划体系。要审慎规划,准确把握我省“十四五”时期阶段性特征,合理测算和设置指标。四是坚持高效能计划。按照“五年规划力争三年完成”的目标狠抓落实,深化“有规划没计划等于零,有计划没行动等于零,有行动没监督等于零,有监督没考评等于零,有考评没奖惩等于零,有奖惩没问责等于零”的思想认识,全面建立落实规划的计划、行动、监督、考评、奖惩、问责“六项机制”。

(二)扎实开展应对气候变化,在推动减污降碳上取得新突破。聚焦二氧化碳排放达峰目标与碳中和愿景,把降碳作为源头治理“牛鼻子”,加快补齐认知水平、政策工具、手段措施、基础能力等短板,促进经济社会绿色发展。一是注重统筹施策。组织开展全省碳排放课题研究,合理制定“十四五”碳强度下降目标,并建立目标考核制度。深入开展碳达峰分领域研究,科学制定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督导和协同工业、农业、交通等重点领域深入谋划碳排放工作,推动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二是注重基础支撑。组织开展重点排放单位数据报送及核查、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开户及配额预分配和清缴。完善省级应对气候变化工作领导机制,强化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有针对性组织开展培训。三是注重创新引领。按照国家统一部署,适时组织开展碳汇项目申报,推进我省近零碳排放区示范工程建设。加强与国家级院校、研究机构和央企战略合作,推动与广东对口合作。四是注重源头防控。实行最严格的“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严控高耗能、高排放项目建设,通过规划环评、项目环评推动区域、行业和企业落实煤炭消费削减替代、温室气体排放控制,科学优化钢铁、煤炭、石化、火电、水泥等重点产业、产业园区的规模、布局、结构,不再受理县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新建35蒸吨以下、其它地区新建10蒸吨以下燃煤锅炉项目环评。

(三)深入开展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在督政效能上取得新突破。充分发挥环保督察“利剑”作用,以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为靶向,坚持依法依规、查准查实、有效震慑,“严”字当头,实施更加精准严厉的点穴式、延伸式、穿透式环保督察,不讲条件、不打折扣、不搞变通落实党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一要坚持结果导向。巩固提升第一轮中央环保督察整改成效,严格落实销号验收制度,逐项核实整改完成情况,对整改不到位问题开展专项督查,视情况运用区域限批、追责问责等手段,确保问题全部“清零”,隐患彻底清除,为第二轮中央环保督察打好坚实基础。二要强化系统思维。充分结合生态环境质量变化状况、污染防治攻坚战刚性任务、环境质量约束性指标完成情况,深入挖掘“点线面”问题,由“点”上问题延伸查找同行业“线”上的管理机制问题,由“线”上问题延伸查找县域、市域“面”上的思想认识问题,切实增强见微知著发现问题能力,提升督察效能。三要抓好机制运用。进一步完善督察体制机制,构建运行高位推进、统筹协调的组织机制,横向联合、纵向联动的查办机制,多方配合、全媒覆盖的宣传机制,重点对哈尔滨、牡丹江、绥化、佳木斯等重点地区和重点建制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运行、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等重点问题开展专项督查,以壮士断腕的勇气和背水一战的坚强意志,下狠心、出重拳、施猛药、动真招,督促地方党委、政府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确保问题整改到位,年内实现13市(地)第一轮省级督察全覆盖。

(四)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在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上取得新突破。扎实做好2020年度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深入开展重点领域污染防治行动,全力提高人民群众环境生活品质。

深入开展大气污染防治行动。坚持复杂问题综合治、单一问题系统治、末端问题源头治、城市问题周边治、常规问题典型治,在重污染天气应对上实现新突破。一是突出抓好关键领域。深入推进散煤污染治理“三重一改”,“两市两县两景区”完成削减替代燃煤整体目标任务量50%。实施哈尔滨严控点位空气质量提升工程,围绕省农科院、太平宏伟公园等易发生重污染天气的关键点位,督促哈尔滨市加快推进棚户区、城中村改造。加快地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35蒸吨以下燃煤锅炉淘汰改造,推进重点热源及燃煤大户超低排放改造。坚决落实秸秆“全域全时段全面禁烧”,严格落实奖惩规定。二是持续聚焦主攻方向。探索研究温室气体与大气污染物协同治理,科学谋划PM2.5与臭氧协同治理项目。实施“冬病夏治”工程,深入开展VOCs综合治理,强化源头、过程、末端全流程控制。持续推动冬季清洁取暖、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改造、锅炉与炉窑综合治理,推进水泥、焦化等行业深度治理。强化新生产车辆达标排放监管,加速老旧车辆淘汰,加强超标机动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执法监管。三是协同管控重点区域。完善“哈大绥”重污染天气应对联防联控机制,建立快速有效运行模式。加强与吉林、辽宁、内蒙古地区大气污染防治协作。紧盯敏感监测点位周边情况,建立精准动态管控清单。四是不断夯实基础能力。实施敏感点位“画像”工程,排查敏感点位周边5公里范围内企业并形成污染源清单,为精准实施现场执法和重污染天气应急管控提供重要参考。进一步加强空气质量预测预报,督促相关地市及时启动应急响应。开展重污染天气专项调研督导,确保减排措施有效落实。持续开展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强化监督行动。

深入开展水污染防治行动。坚持污染减排与生态扩容两手发力,强化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水安全、水文化“五水统筹”,在水环境质量提升上实现新突破,让江河真正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一是突出抓好重点流域治理。指导大庆市借助国家科研力量制定安肇新河流域整治方案,紧盯企业点源污染管控,加快实施一批治理项目,持续改善安肇新河流域水环境质量。深入开展兴凯湖污染成因分析,推进总磷总量控制,逐步改善小兴凯湖水质。二是深度治理不达标水体。加强劣V类水体治理,实施上下游、干支流、左右岸协同治理,力争年底前重点消除蜚克图河、鹤立河2条劣V类水体。建立地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长效监管机制,开展全省21个县级市黑臭水体排查整治,坚决防止反弹和新增黑臭水体,拓展市民群众亲水空间。三是强化饮用水水源保护。推进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继续开展“万人千吨”水源保护区环境问题整治,保障饮水安全。四是推进污水集中处置。加快推进松花江干流排污口排查,强化排污口监督管理,全面掌握入河排污口数据信息,建立动态清单台账,全面推进溯源整治。加强城镇污水处理环境管理,严格督导新增省级工业园区加快污水处理设施建设。

深入开展土壤污染防治行动。坚持强基础、重保护、提质量,严格管控土壤环境风险,在土壤生态环境保护和安全利用上实现新突破。一是强化黑土耕地污染防治。完成农用地详查验收,持续推进耕地周边涉镉等重金属行业企业排查整治,深入开展严格管控类耕地土壤污染加密调查及成因分析,围绕农业生产推动解决养殖、种植引发的土壤污染问题,协同农业农村、水利、林草等部门推进牡丹江东宁市等地区废弃菌袋污染治理。持续推进农用地分类管理,巩固提升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水平,保护好“耕地中的大熊猫”,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二是强化建设用地管控。结合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调查地块风险分级结果,按照优先管控名录和重点区域,做好土壤污染防治风险分类分级监管。建立健全建设用地全生命周期土壤环境管理机制,推动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全面落实土壤污染防治义务。三是强化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统筹规划实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以减量化、生态化、资源化为导向,优先治理水源地保护区、乡级政府所在地、中心村、城乡结合部、旅游风景区等五类村庄生活污水,鼓励以资源化利用为主的污水治理模式。开展农村黑臭水体专项治理,补充完善农村黑臭水体清单,组织编制治理方案并加快实施。四是强化地下水污染防治。开展“双源”调查评估项目,初步掌握集中式地下水型饮用水源、地下水污染源区域周边地下水的基础环境状况。指导各市(地)、县完成地下水污染防治实施方案编制并发布实施。

(五)全面加强环境依法治理,在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上取得新突破。充分发挥法治刚性约束作用,坚持“一条龙”全过程环境监管、“一条鞭”严尺度环境执法、“一条线”高标准队伍管理,“敢”字当头,坚决以“攻山头、炸碉堡”的“十敢精神”向污染宣战。一是坚持立法为本的法治思维。加快立法升级,启动制定全省水污染防治条例,推进修订《黑龙江省环境保护条例》。加强《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贯彻实施,做好人大执法检查迎检工作。推动立法补白,统筹建立地方立法项目库,聚焦群众高度关注的环境民生领域,加快出台地方法规规章,同步研究论证预备项目。强化立法固本,围绕筑牢国家北方生态安全屏障,推动以保护大小兴安岭生态安全为重点的生态保护方面立法研究。二是坚持公正公开的执法方向。严格执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制度,动态更新“两库一单”。建立常态化规范化正面清单制度,坚持刚性执法、柔性有为,既要讲法度,又要有温度,为绿色经济发展保驾护航。推动移动执法系统全面应用,实现清单式执法、全过程留痕。三是坚持高压震慑的执法力度。建立健全生态环境部门、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信息共享、案情通报、案件移送等机制,加强“以案释法”和交流借鉴。专案查办案情重大、影响恶劣、后果严重的环境案件,放大专案震慑效应。积极开展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工作,对造成生态环境损害的,依法依规追究赔偿责任。四是坚持立体多元的执法手段。强化污染源自动监控数据运用,突出“执法哨兵”功能,创新网上调查取证、线上处罚方式,推行非现场执法。健全完善环境问题举报奖励机制,引导全社会支持环境监管执法。五是坚持高效规范的执法深度。强化深度协同,完善多部门联合执法、联合挂牌督办、紧急案件快速查处、行刑衔接机制。落实深度监管,突出重点地区、重点行业、重点园区、重点排污企业,紧盯污水直排、企业私设暗管等隐性问题,彻底整治、严罚严管。提升深度效能,实现水、大气、土壤、辐射、生态执法监管全覆盖、效能大提升。

(六)抓好重点领域生态安全,在环境风险防控上取得新突破。强化风险隐患排查治理,落清责任、摸清底数、说清情况,坚守生态环境安全底线,坚决防范和遏制重大突发环境事件。一是理顺风险防控机制。紧盯全省34家重大环境风险企业、109个尾矿库、12个化工园区等重点领域,进一步完善环境风险隐患排查机制,对隐患问题“零容忍、严整改”。深入提炼和固化伊春鹿鸣矿业尾矿库泄漏突发环境事件应对经验做法,建立健全环境应急指挥体系,推进应急预案、监测预警、处理处置、物资保障等体系建设,抓好人防、物防、技防、制防结合,做到凡事有章可循、凡事有据可查、凡事有人负责、凡事有人监督。二是强化固体废物处置。精准有效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确保医疗废物“全链条全周期全闭环管控”。推进哈尔滨等城市开展“无废城市”建设试点,持续开展塑料污染治理部门联合专项行动,推进“白色污染”综合治理,巩固禁止洋垃圾入境改革成效。持续开展危险废物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加强危险废物规范化环境管理,以医疗废物、废铅蓄电池等危险废物为重点,持续开展依法打击违规堆存、随意倾倒以及非法填埋等环境违法行为。三是加强核与辐射安全监管。用好高风险移动源监管平台,提升监管效能。抓好国家辐射安全管理系统的数据质量核查,确保数据完整率和准确率100%。严格辐射环境执法,强化闲置放射源收贮,确保全省放射源安全可控。完善事故应急预案,加强应急演练,筑牢辐射安全防线。严格放废库风险管控,确保放废库安全运行。四是强化自然生态保护与监管。深入开展“绿盾2021”自然保护地强化监督专项行动,建立完善自然保护地监管平台。完成全省2015-2020年生态状况变化遥感调查评估,完善省级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平台。支持地方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创建活动,积极参选第五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七)加快打通科技赋能环保链条,在助推龙江绿色低碳发展上取得新突破。充分发挥科技支撑和引领作用,全面提升科学治污能力水平,为全省绿色低碳发展提供支撑。一是紧盯关键技术。突出“减污降碳”根本方向,开展碳捕集、利用与封存工程和系统优化研究,推动等离激元热催化二氧化碳合成清洁燃料技术工程应用,支持鹿山紫顶新能科技有限公司热合成催化碳捕集利用示范项目申报国家低碳技术目录,力争我省在探索工业二氧化碳直接利用路径上取得重大突破。组织开展季节性河流综合治理、污水处理厂低温稳定运行等高寒地区环境保护重点技术攻关。二是聚焦关键领域。重点围绕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短板,针对气候变化对黑土区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应对措施、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等重点领域,组织开展跨学科联合攻关,为黑土地生态环境污染监控预防、评估修复与可持续利用提供整体解决方案。三是打造关键队伍。深入开展生态环境系统“头雁行动”,分层次、分领域、分批次,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探索启动“12345引智育才”工程,选定哈工大、北师大等10所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战略合作、引进20名优秀选调生、打造30个领军人物、培养40名科技业务骨干、储备50名科技后备人才,持续留住、引进和用好优秀人才。四是夯实关键支撑。进一步强化“源头治理”思想理念,助推构建绿色能源、绿色制造体系,助力打造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绿色供应链,大力推动环保产业发展,推动中冶节能环保、哈电集团锅炉环保、鹿山紫顶新能科技等10家中央、省重点企业央地合作,推进齐齐哈尔、大庆、鸡西、七台河国家级资源综合利用基地建设,支持再生资源清洁化回收、规模化利用和产业化发展。推动安达市经济开发区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示范试点建设,组织开展重点行业企业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源头降低污染排放。五是建立关键组织。打造生态智慧联盟,推动成立碳捕集利用技术研发与推广联盟、黑龙江省低碳发展企业联盟。全力推动建立部省合作机制,组织申报“国家环境保护黑土地生态保护重点实验室”建设。指导各地进一步提升科普基地建设水平,开展生态环境保护科普活动。

(八)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在积极服务经济转型振兴上取得新突破。持续打造优良营商环境,积极主动帮助企业解忧纾困,服务做好“六稳六保”工作。一是着力“放”出活力。强化规划环评与项目环评联动,充分发挥规划环评对项目环评的约束和指导作用,简化符合规划项目的环评报告内容,减少企业时间成本。二是着力“管”出公平。强化环评机构监管和环评文件技术复核,严格溯源和责任追究。加快“三线一单”落地应用,建立数据管理应用平台,不断完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严格贯彻《排污许可管理条例》,不折不扣落实排污许可制度,探索实行“一证式”管理。健全以环评制度为主体的源头预防体系,严格规划、园区、项目环境准入。三是着力“服”出实效。持续开展“环评百人帮百企”活动,加大对2021年“百千万工程”“百大项目”等省内重点项目、小微企业服务力度,做到国家审批项目省厅专人驻京领办、省级审批项目绿色通道迅速办、市县审批项目省厅指导帮扶办,全力打通服务企业“最后一公里”。充分利用全省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动态更新政务服务事项办理要素,服务企业绿色发展。

(九)加快提高支撑服务能力,在强化基础保障上取得新突破。进一步夯实生态环境保护基础保障,不断强化基础工作、基层队伍、基本能力。一是强化监测支撑。深化监测战线“先行者、导航员、吹哨人”的职责定位,以一流人才、一流装备、一流技术、一流成果强化服务支撑,通过智慧监测实现精准监测、精深分析、精细把关、精确预警。积极适应“十四五”时期点位布设以及监测、评价方式重大变化,持续关注新晋纳入考核体系的安肇新河、肇兰新河、通肯河等污染相对较重的河流,深入开展自然有机质本底影响研究。加强全省44个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考核培训,完成77个国控点与37个省控点的辐射环境质量监测。二是强化技术保障。深化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理念,突出抓好“百千万工程”“百大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评估服务,全力做好重点领域规划环评质量复核、建设项目环评文件质量技术复核、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竣工验收效果评估、危险废物申报、医疗废物管理、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废弃电器电子产品拆解处理情况审核,为环境管理提供坚实技术保障。三是强化新闻宣传。坚持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唱响好声音,深入宣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精心组织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回眸“十三五”宣传活动,全面深入宣传报道污染防治攻坚战、中央环保督察、减污降碳等主题宣传,组织开展“执法+宣传”协同联动的伴随式采访,全力打造具有龙江特色的环保宣传品牌。四是强化信息化监管。全面加强生态环境大数据、大平台、大系统建设,深入开展省市互动,做好生态环境信息化体系设计,深入研究运用信息化手段有效监管重点流域、重点区域、重点企业、重点行业、重点时段以及秸秆焚烧、劣Ⅴ类水体、黑臭水体等关键领域,加快提高信息化服务支撑能力。

四、全面加强干部队伍自身建设,持续提升环保铁军政治能力和专业水平,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以打造学习型、创新型、实干型、法治型、廉洁型“五型领导班子”和胸有全局、心有规矩、肩有担当、业有专攻“四有干部”为抓手,全面加强环保铁军队伍建设。

第一,坚持思想从严,突出抓好政治建设。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一项长期的政治任务,必须持续推进、久久为功、常学常新,不断提升思想理论水平和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全面打造“五型领导”班子,做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坚定信仰者、不懈奋斗者、忠实践行者。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对“国之大者”心中有数,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对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会议、文件以及领导指示批示要求,特别是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决策部署,第一时间传达学习、第一时间研究部署、第一时间推动落实。

第二,坚持作风从严,全面提高工作本领。全系统党员和干部要心怀伟大梦想,厚植家国情怀,满怀激情工作,大力弘扬工匠精神,苦练内功、外功、基本功,善于在实干中进步,在精细中出彩。坚持“五个导向工作法”,深入开展“工作效能年”活动,建立“日常工作正常抓、基础工作常年抓、重点工作突破抓、领导交办限时抓”工作机制,严肃整治“中梗阻”和“推诿扯皮”,全面提高抓落实的能力和水平。强化行政管理和业务能力培训,突出抓好青年干部培养,注重在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和急难险重任务中培养锻炼干部、历练考验干部、甄别遴选干部。

第三,坚持纪律从严,坚守廉洁自律底线。持续巩固和深化主题教育成果,抓紧抓实党风廉政建设,建立健全知责明责、履责尽责、考责问责的责任体系,深入推进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强化纪律和规矩意识,坚持铁腕正风肃纪,扎实开展以案为鉴专项教育,深化以案促改、以案促建、以案促治,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省委九项规定,持之以恒纠治“四风”,坚决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健全廉政谈话制度,有效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抓早抓小,防微杜渐,打好廉政“预防针”,增强防腐“免疫力”。

第四,坚持制度从严,严格落实制度管理。积极应对机构改革、垂直管理改革、市(地)局领导班子双重管理改革后的新变化、新形势,健全干部队伍管理新体制新机制。完善动态跟踪考核制度,统筹运用年度全面考核、日常动态考察等手段,紧盯年度工作目标、重点任务落实,强化过程管理,精准把握干部工作实绩。实施有效激励制度,健全政治上激励、工作上支持、待遇上保障、心理上关怀的长效机制,激发干部潜能,促进担当作为。

同志们,龙江“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的壮美画卷正铺就展开,新征程需要拼搏实干,新使命呼唤责任担当。没有等来的梦想,只有拼出的辉煌。让我们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坚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以“十四五”的精彩开局向建党100周年献礼!以环保人全新的精神风貌奋力开启美丽龙江建设的历史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