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若竹

发布日间:2024-10-17   浏览次数:154

申若竹同志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长期从事城市水系统综合治理与精细化管理技术研发和工程实践,取得一系列原创性成果。截至目前,她主持和参与国家级和省部级等科研项目29项,获得科技及人才奖励10项;出版专著2部;编制标准13部;获授权专利10项;研究成果在20余项工程中得到应用,取得超16亿元的直接经济效益和显著的社会、环境效益,为城市水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贡献。

围绕城市水系统防洪减灾安全,申若竹同志创新研发了基于城市降雨产汇流全过程解析的雨水资源利用、径流调控与内涝防控效益评估技术,成果应用于20多个国家海绵城市试点和全国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项目的规划设计。在这项技术的支撑下,固原海绵城市建设后,雨水径流污染物削减比例达47%;雨水资源回用130.63万m3/年,取得经济效益超11亿元。研究成果已被《海绵城市建设监测标准》(GB/T)、《海绵城市建设工程技术规程》(DB64/T 1587-2019)等5项国家及地方标准直接采纳。

围绕城市水系统精细化的管控需求,申若竹同志提出了以资产管理为核心的城市水系统运营理念。创建了多层级解析、多过程协同的城市水系统资产标准化管理技术,构建了城市水系统全要素资产评估分级技术体系和失效风险分析模型,识别重要资产和关键设施,为分级运营提供指导;提出了多维度多尺度监测预警分析方法和多目标调度准则,建立资产评估-分级维护-监测预警-综合调度全过程的管理体系,成果被纳入《城镇排水管道资产管理与评估技术规程》等行业标准。基于该成果开发的WEAM生态智慧运营平台有效推动了行业的精细化和智慧化管理水平,于2021年入选第三批北京市应用场景建设项目,并在中关村论坛发布。目前管理城市水系统资产规模近500亿,综合节省运营维护成本10~15%。

2.荣誉奖励

科技奖励:

(1)2023.03 获中华环保联合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2)2023.05 获北京水利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3)2022.08 获北京水利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4)2021.06 获北京水利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5)2020.12 获宁夏水利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6)2020.09 获北京水利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个人荣誉:

(1)2023北京水利学会青年水务科技创新人才;

(2)2022宁夏回族自治区青年拔尖人才;

(3)2022第十三批首都市民学习之星;

(4)2022年北京市企业“创新达人”;

(5)北京市千人进千企专项行动“产业特派员”。

3.近期论文

(1)城市水系统智慧运营顶层设计

(2)降雨特征对西北地区海绵改造小区径流控制效果的影响

(3)基于地块概化和路网精细模拟理念的城市雨洪过程分区自适应模型

(4)Real options analysis for urban flood mitigation under environmental change

(5)Approximation method for the sewer drainage effect for urban flood modeling in areas without drainage-pipe data

(6)Urban food risk assessment characterizing the relationship among hazard, exposure, and vulnerability

(7)Climate change impact on the compound flood risk in a coastal city

(8)Assessment of the jacking effect of high tide on compound flooding in a coastal city under sea level rise based on water tracer modeling


上一篇:卢海彬
下一篇:张哲